深秋養生~水,便宜的“保健品”,別再亂補了
2020-10-10
來自:
邯鄲市水源供水發展有限責任公司
瀏覽次數:273
俗話說:“一夏無病三分虛”,立秋一到,氣候雖然早晚涼爽,但仍有秋老虎肆虐,故人極易倦怠、乏力等。在民間素有“秋補”習俗。
秋冬氣溫下降,機體需增強代謝以維持體溫,秋補提供充足營養,是增強抵抗力、耐寒力的物質基礎。
但在進補的同時,不能忽視水的重要:研究表明,好的保健品就是水。經常有人把水比作是“物美價廉的保健飲品”,這絲毫不夸張。
人體內只要損耗5%的水分且未能得到及時補充,皮膚就會干燥。因此,秋天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,體力消耗大的人尤其要多喝水。秋季喝水以溫熱水為宜,尤其啊在起床后和臨睡前。深秋季節,雖出汗減少,但人體每日所需水分不會減少,且秋季空氣干燥,呼吸時冷空氣會對鼻腔和口腔造成刺激,影響呼吸和細菌過濾。干燥的冷空氣進入肺部,會帶走肺中一部分水分,增加肺部壓力,引起肺炎和支氣管炎癥。
足量飲水,保護人體免疫
秋天足量飲水的好處非常多,首先可以使鼻腔和口腔內的黏膜保持濕潤。
人體水分充足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。水會對人體免疫功能起到生理活性作用,加強新陳代謝的效率,有效消除炎癥,讓身體充滿活力。這對提高人體免疫力、預防感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深秋多喝溫熱水可以溫暖身子,起到維持體溫平衡的作用。深秋時節如果著涼,就會出現發抖、打噴嚏、鼻塞不暢、拉肚子等癥狀,這時候喝一杯溫熱水可以有效去除寒冷,調節體溫,保護身體健康。
亂吃補品不可取
營養過剩一樣中毒,一個醫學上的認識:元素,當我們需要的時候他是營養,當超過了便是毒素。比如脂肪肝,多發于喜歡吃肉,飲食不節制的人,很年輕就得了脂肪肝,因為攝入了過多的脂肪、蛋白質、糖類,人體吸收不了,也代謝不掉,便囤積在肝;當人體內這種過濾不掉的營養素大量的沉積于血液中,便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。
當今常見高血壓,糖尿病,心血管疾病,癌癥等疾病,事實上都可以歸類于富養性疾病。
醫學研究顯示,大部分的疾病都是由于人們飲食不當所造成,其中主要原因是營養攝入過多、造成體內消化過剩,反而變成營養負載,而更的多是缺少水分導致代謝障礙(大多數人每天飲水量不夠八杯~1700ml),積累過多轉化成各種疾病。
每天喝多少水是足量的?
專家解讀:在此分享以下三點經驗:首先,不要用其他方式代替喝水。無論您每天喝多少茶、多少咖啡、多少飲料,還是喝多少湯、多少粥……都不能代替喝水。只有喝水才是補水,其他的都是脫水;第二,不要輕信市場上的很多概念水,只要是符合飲用標準的水就好;第三,不要機械地規定喝水的量,一般而言,人體每天通過尿液、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,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,由食物攝取的有800―***0毫升水分,我們每天還要補充1500~1700毫升水